您当前的位置:热点 > >正文
【播资讯】“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王艮《乐学歌》解读

时间:2023-07-03 05:52:3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谢青松(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儒家文化有“乐学”的传统。《论语》开篇就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明确指出了“学”与“悦”之间的关系。孔子还谈到学习的三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在他看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备受尊崇的“孔颜之乐”,就是儒家“乐学”理念的生动实践。明代大儒王艮(字汝止,号心斋,阳明后学的集大成者,泰州学派创始人)有一首《乐学歌》流传于世,这首诗就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乐学”理念。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在儒家看来,乐乃是心之本体。明代大儒、王艮之子王东厓指出:“乐者,心之本体也。有不乐焉,非心之初也。吾求以复其初而已矣。”快乐乃是心的本来状态,如果有烦恼出现,那就是离开了心的最初状态。读书人通过修身养性,就是要恢复心的最初状态。在现实生活中,苦乐掺杂,悲喜交替,乃是人生常态,“不乐”与“乐”如同孪生兄弟,它们往往结伴而来。在王艮看来,真正的“乐”,不依赖于外在的条件,也不受外境的干扰,它不是一个人能够获得的某种外在之物,而是他存在的整个方式,是他的本来状态。真正的“乐”并非是欣喜若狂或兴高采烈,而是内心宁静、无有忧愁。刚出生的婴儿,既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他只是处在一种简单自然、自在自适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叫作“乐”。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头脑开始发育,欲望逐渐萌生。头脑是制造欲望的机器,正是头脑所制造的私欲(欲望),把“心之本体”给蒙蔽、束缚了。一旦陷入欲望的泥潭,必然患得患失、宠辱皆惊,烦恼也将如影随形。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当一个人私欲萌发,即刻就会被自己的良知觉察到。私欲一旦被良知所觉察,自然而然地就被消除了,作为本体之真乐将会重新显露出来。所谓良知,就是本来的“知”,亦即“婴儿意识”,或者说纯净的意识。良知的功能就是知道、感知。所谓“致良知”,简单来说就是始终保持警觉,觉知当下的一切,这是阳明心学的重要修养功夫。王阳明曾说,“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良知若不清醒,私欲就会猖獗;良知一旦清明,私欲就消除了。这意味着,只要保持觉察、保持觉知,让心做主人,天理(良知)就会重新显露出来,人欲(私欲)便随之消除,那么,人的心将复归于“乐之本体”,也就是回归快乐自足的本来状态。可见,良知与私欲,如同光明与黑暗,它们不可能同时并存。当光明进来的时候,黑暗将自然消退,一旦去掉私欲的障蔽,人心将仍然保持快乐,正如王阳明所说:“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在王艮看来,真正的“学”就是致良知。真正的“乐”,就是通过致良知,发现自己的本体之乐。如果在致良知的过程中体会不到“乐”,那就偏离了圣贤之学的宗旨,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致良知。当然,如果不去学习和践行致良知,也难以体会到这个本体之乐。这意味着,当我们处在放松而警觉的状态,内心宁静、无有思虑,那就是在“学”(致良知);当我们处在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内心躁动、思绪纷杂,那就不是在“学”(致良知)。所以,孔子赞赏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认为他是弟子当中最为“好学”的。在王阳明看来,“常快活便是功夫”,故而,要体会到真正的“乐”,不仅要研读圣贤之书,而且需要恰当的训练。王阳明曾说:“须是大哭一番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通过号啕大哭,把情绪的垃圾丢出去,“心之本体”才有可能显露出来。王艮曾说:“天下之学,惟有圣人之学好学,不费些子气力,有无边快乐。若费些子气力,便不是圣人之学,便不乐。”当一个人的内心越来越宁静,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喜乐,就意味着这个“学”是卓有成效的,那是处在正确的学习方向;如果内心越来越纠结,越来越疲惫,越来越痛苦,那就意味着它是不自然的,很有可能偏离了圣人之学的方向。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王艮提出,要在乐中求学,当我们的心处在宁静愉悦的状态,学习圣贤之学(致良知)将会更有效率,如果心中感觉到不乐,那还不如停下来歇息。与此同时,学中也有乐,在学习圣贤之学(致良知)的过程中,将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那个本体之乐。王艮曾对弟子说,“学,不是累人的”,学习圣人流传下来的学问,绝不是一件令人劳累的事情,倘若时时感觉到劳累,则一定是功夫用偏了。王阳明也曾感慨道:“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在儒家看来,“乐”就是“学”,“学”就是“乐”。“学”与“乐”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一旦把它们割裂开来,也就步入歧途了。这意味着,真正的“学”并不是拿起书本来读的那个状态,而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通过这个“学”所带来的放松和开心,也远远比记住那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王艮感慨道:“天下之乐,何如此学!”世间各种欲望之乐,犹如过客一般转瞬即逝,丝毫不值得贪恋,而致良知所带来的精神之乐,是长久的乐、最大的乐。“天下之学,何如此乐”,世间各种具体学问,往往支离破碎,尽管有其实用价值,但并不值得执着,而能够带来平静、放松和喜乐的致良知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学问。在王艮看来,真正的读书人,就是要通过学习致良知,保持觉知、安住当下,内心放松、充满喜乐,那是真正的“为己之学”,也是真正的修养功夫。王艮说:“学者不见真乐,则安能超脱而闻圣人之道?”倘若读书只是增加了我们对于知识的执着,甚至带来诸多的负累和烦恼,那么就应该去反思学习的方向和方式。若是出现了偏差,只要及时加以调整,我们的心将重新回归平静与喜乐。

在现代社会,有的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只关注知识的累积、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的涵养、智慧的提升,学习变得趋向功利化、技术化,陷入所谓的“学习焦虑”。今天,重温王艮的《乐学歌》,无疑有助于我们明晰学习的动机,真正通过学习来滋养心灵、唤醒智慧,进而增益人生的幸福。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03日 15版)

标签:

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