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楠 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
以下观点整理自程楠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68期)上的发言
【资料图】
本文字数:4114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一、全球各国间围绕制造业的竞争十分激烈
从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形势看,各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纷纷出台了许多产业政策措施,并且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投入。各国之间围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十分激烈。
美国从早期的“去工业化”到现在提出的“再工业化”,也是因为认识到了制造业的重要性。在它过去 “去工业化”的过程中,它采取了制造业大量外包的模式,这不仅会导致美国产业公地的流失,而且会导致“创新资源跟着制造业外迁”的现象出现,从而破坏了美国经济的根基。美国研发创新取得了技术突破,但这些技术却并不在本国进行成果转化。目前各个国家都认识到制造业不仅是创新的重要来源地,也是未来各个国家竞争实力的根基所在。因此,我们常说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虽然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占比,尤其是制造业占国内GDP比重有所下降,但从全球数据上看,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2022年我国为全球制造业做出的贡献达30%,而排名第二的美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仅为15%左右。
制造业占比的变化和各种因素都有一定的相关性。我国现在处在工业化中后期,按照经典工业化理论,制造业比重的下降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制造业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低,价格上涨比较缓慢等。在现行的统计制度下,制造业本身升级会带来一些新业态和模式,但是这些新业态和新模式常常带有服务业的属性。企业如果生产两个以上行业的产品,它会倾向于在低税率的领域交税,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制造业比重有所下降。
二、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面临的挑战
我们要警惕一个问题:我国制造业比重过早过快出现下降的趋势。从制造业比重变化的具体情况上看,该比重从2010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十二五期间年均降速最快,十三五期间降速趋缓,2021年受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占比略有回升。总体来看,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主要面临以下三方面的挑战。
1、制造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制造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尤其在新旧动能接续转化方面,部分传统产业发展进入平台期,增长放缓,而增速较快的新动能规模相对较小,不能及时地弥补旧动能增长放缓产生的缺口。
2、制造业发展面临外部双向挤压
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在这种大国博弈的变化格局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压。尤其是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美国一直试图遏制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的发展,阻碍我国产业升级的步伐。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产生冲击。
3、制造业的发展活力还有待提升
现在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以往不同,我们需要给制造业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虽然近些年来制造业平均税负水平有所下降,但在目前情况下还是非常有必要对制造业企业“放水养鱼”,给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鼓励它们扩大再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那么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三、稳定和提升制造业比重的政策切入点
针对现在面临的三个方面的挑战,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政策切入点。
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新旧动能的接续转化
1)保证产业完整性
在当前大国竞争和博弈过程中,我国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十分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链群的协同作用和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大的竞争优势,这是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应保证我们产业体系的完整性。
2)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传统产业是有基础、有规模、有优势的,但也面临着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增长空间受限等多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这样“老树发新芽”的模式比“无中生有”培育新兴产业的模式更具可行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改造传统的工艺流程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进一步挖掘传统产业的潜力。十三五时期,我们十分重视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但实际上我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是一片蓝海。我们应通过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型,帮助传统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加大对他们的改造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助力稳定制造业比重。
在改造提升过程中也要注意政策导向。例如,我们在地方调研时,听到一家生产特钢的企业说,“我的产品订单已经排到了后年,但我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银行却因为我们属于钢铁行业而不予受理”。这意味着,国家政策要更加精准化,不能“一刀切”,要针对细分行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例如,湖州正在推行的碳效码,它测算每个行业的碳排放量,然后在行业内比较判断企业的能耗高低,这才具有可比性。
3)培育重大新兴产业,提高新动能
新兴产业是基于重大的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的产业化形成的、决定着未来竞争力的前瞻性产业。新兴产业往往产业链条长、应用领域广、带动性很强,是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通过扩大市场、增加应用场景等手段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速未来产业的产业化进程。以上是我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建议。
2、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应地制宜发展产业
在梳理制造业比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个现象:许多发达地区制造业比重比较稳定,甚至在十四五时期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它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高于30%以上,这高于目前我国制造业占比的平均水平。在今年6月广东省又出台了《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提出2027年其制造业占比要达到35%以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发达省份认识到了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们意识到只有高质量的制造业发展才能带来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应格外警惕一个现象,现在大量的制造业从业人员流转到中低端、缺少技术含量的生活性服务业领域,从短期看确实解决了就业问题,但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人力素质的提升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我们应通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拓展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这样才能产生相辅相成的效应。回到区域问题上,我们发现,部分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发展仍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过快地出现了制造业比重下滑的现象,部分地区“一味求新”,导致过早地“腾笼换鸟”,出现了旧产业离开了,但没有合适的新产业注入的局面。因此,我们建议中西部地方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发展一些适合本地的产业,而不是一味追求发展“高大上”的新兴产业。
2)警惕产业的同质化竞争
在新兴产业领域,政府应引导地方结合自身特色,实现特色化发展。如现在工信部大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三轮竞赛在全国遴选出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每个集群都有一个主导产业,并围绕这个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链群化发展、协同式创新。随着每个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在一个地区内大量的专属资源,如基础设施、物流体系、人才梯队、创新资源等高度积聚,它们通过网络化的协同效应来提升创新的效率和能力,对整体产业根植性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企业如果离开该产业生态,它各方面的成本,如创新的成本、生产经营的成本都会大幅度提升。所以,构建优良的产业网络化体系和生态结构是留住企业的好方法。
3、增强内生动力,鼓励企业的创新发展
制造业比重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企业本身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把企业真正做大做强,才能保持核心竞争力。在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保链稳链”作用,更要激发中小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它们在专业化的市场上长期耕耘、不断发展。同时,应发挥不同类型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以“点上的突破”和“链上的应用”为牵引,加速整体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在这个过程中也应注重创新模式的改变,在过去尚且可以“单打独斗”,而在现在则更加强调协同创新。过去许多企业是“竞争大于合作”的关系,但将来它们应走向一种“竞合”关系,尤其在一些新业态、新模式中,只有凭借这种开放性思维,它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兴业态发展的需要,提高创新能力,从而为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4、立足内需市场,使供需达到动态平衡
我们一方面要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我们应通过提高就业质量、稳定居民收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等措施,来削弱居民在养老、医疗、教育上的负担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从而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从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入手,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供给来引导创新,大量的海淘海购说明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我们要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通过消费品工业的“三品”战略拓市场,扩供给,满足更高标准的需求。
在对外开放层面,中国2022年的进出口总值突破40万亿元关口,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的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中间品供给国,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只有在与其他国家的互动交流中,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才能加快。一方面我们要“走出去”,通过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来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吸引外资企业来中国发展。例如,特斯拉访华时明确表示将依托上海的超级工厂加强和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全生态链合作,新增更多的国内备货供货商,引入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我们应以更加开放的生态融入到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中,在开放中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实现各国之间的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