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作者 | 母智婕
(资料图片)
核心管理层悉数亮相,从左到右分别为董事会秘书眭立、独立董事宋铁波、董事长曾庆洪、总经理冯兴亚以及总会计师兼财务负责人王丹
“自主品牌单车盈利的关键问题是电池,今年很好解决;A股、H股股价一直稳定在十几块和几块,完全没体现新能源板块的价值;汽车出口要检讨,国际化前十名都进不去。”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这样评价。
整体看2022年的财报,广汽集团喜忧参半。喜的是实现了产销两位数增长,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忧的是整车毛利率下降明显、汽车出口表现不佳、股市表现低迷以及合资车企遇困。
来到2023年,车企史无前例引爆价格战。根据一季度数据,广汽集团实现了产销持续向上,以“万亿广汽”的实力直面市场竞争。
营收破千亿大关 整车毛利率、出海成短板
2022年,广汽集团营收达到1093.34亿元,同比增长45.57%;归属净利润80.68亿元,同比增长10%,全年分红率稳定在30%以上,累计派发股息总额约25.16亿元;
产销方面,广汽集团全年累计生产新车247.99万辆,销售新车243.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9%和13.50%,在疫情反复、供应链不稳定以及原材料涨价的挑战下,增速跑赢大盘。2022年,广汽集团的产销规模升至行业第四,市场份额提升至9.1%,创下历史新高。
亮眼的成绩单下也有短板,首当其冲的就是毛利率水平低。
“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了汽车成本的40%至60%,我现在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的金句一出,迅速在汽车圈传开。
2022年,广汽集团实现毛利总额59.74亿元,同比增长30.21%,但毛利率下降明显,尤其是营收占大头的整车制造业务,毛利率仅为3.03%,对比同行业的比亚迪,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已经超过20%。
广汽集团的财报对此解释,主要是集团克服汽车芯片供应短缺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自主品牌车型产销量同比增长,成本和规模效益相应增长等综合所致。
另一块待补上的短板是出海表现不佳。海外市场正在成为广汽集团业绩增长的重要一极,2022年,广汽国际出口汽车超过3.3万辆,同比增长59%,但“广汽要检讨”,曾庆洪在业绩发布会上严肃表示:“出海规模连国际化前十名都进不去。”
比起2022年中国汽车300万辆的出口规模,广汽集团3.3万辆的贡献显得渺小。曾庆洪明确表示:“国际化要有新的增长,进行大的战略调整,全力以赴。”被问到重点市场的布局,总经理冯兴亚结合产业结构变化,提出将打造电动车和燃油车并重,“两条腿走路”的新局面:“电动车出口会明显加速,海外建厂的模式也会提上议程,在区域选择上广汽有新的考虑。”
根据2023年第一季度最新数据,广汽集团累计出口汽车10011辆,同比增长74.5%,持续迈进。
合资品牌遇困 埃安“解绑”华为
“财务端信用减值主要来自广汽菲克申请破产后,对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进行了90%的信用减损计提。”广汽集团总会计师兼财务负责人王丹在回应账面信用减值时表示。2022年,广汽集团合资品牌的表现岌岌可危,销量达180万辆,同比仅增长5.89%。
广汽三菱方面,全年累计销量仅为3.36万辆,同比下滑49.13%。为缓解经营危机,广汽三菱计提了广汽集团15亿元的资产减值,加上其他减值,广汽四季度净利润只有600万元,直接影响到全年的净利润增速。
2022年12月,广汽菲克收到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在中国市场黯然转身。同样失意的还有广汽讴歌,由于销量惨淡,2023年1月起停产停售,官方网站也停止访问,宣告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合资难开花,自主挑大梁?
2022年,广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为63.67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达到43%。良好的产销增长态势得到延续,2023年第一季度,广汽集团累计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19。98万辆和18.5万辆,同比增长25.6%和16.3%。
具体看自主“双子星”,一季度广汽埃安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9.1%和74.5%,达到8.7万辆和7.8万辆,规模效益迈进新阶段;广汽传祺累计销售新车8.3万辆,旗下两款高端车型M6、M8共计销售3.1万辆,表现亮眼。
自主品牌能否向上,考验的更是盈利能力。目前,广汽集团盈利依赖的还是合资品牌,2022年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上升24.08%。
“当碳酸锂价格在40万元/吨以上,电动车就没钱赚;现在碳酸锂价格最低来到28万元/吨,解决好原材料价格,广汽集团今年就能解决自主品牌盈利的问题。”曾庆洪一锤定音,预期乐观。
自主要抓,更要硬。作为广汽集团新能源销量担当,埃安对华为说“不”。
2023年3月底,根据广汽集团官方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广汽埃安AH8项目变更的议案》,同意埃安与华为联合开发的AH8项目变更为自主开发,项目总投资由9.25亿元调整为12.33亿元,资金来源自筹解决。
此举意味着双方的合作模式降级,由此前的Huawei Inside模式变更为零部件供应商模式,目前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传统车企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均为该模式。
冯兴亚回应称,广汽做出上述选择,是出于灵活性和对品牌调性先进性的考量:“在埃安AH8项目之前,广汽集团与华为已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合作,从联合开发转为自主开发,并不意味着与华为合作生变,华为仍然是广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只是说,“企业项目立项之初与当前的现实情况是有变化的。”
2022年,广汽集团共采购中创新航的动力电池80.5亿元,占其营收总额的四成,连续三年成为最大客户。研发投入也不断加大,目前,广汽集团推进芯片国产化发展的步伐稳中有进,因湃电池已顺利开工建设,锐湃动力已设立,广汽能源科技已组建。
强周期不惧价格战 2023年挑战产销增10%
“两田的转型力度非常大,要加速而非守拙,埃安也要在‘战国时期’抢占时机,形成卡位优势。”冯兴亚用诙谐的比喻宣告了车市激烈价格战中,广汽集团迎战的信心。
继广汽丰田迈入百万辆俱乐部后,广汽本田也将迎来产品强周期。2023年第一季度,广汽丰田累计产销分别为21.7万辆和22万辆, 广汽本田累计产销达15.8万辆和14.9万辆,虽然新品不断,但是市场反响不大,“两田”复刻昔日辉煌挑战很大。
当前,广汽埃安正全力推进IPO,拟冲刺新能源汽车科创板第一股。2023年,广汽埃安的产销目标是保住50万辆、挑战60万辆。
引起注意的是,经过两次融资,广汽集团对埃安的股份出现了一定稀释,目前占比为76.89%。面对埃安分拆上市后,母公司如何保证股价保值的问题,独立董事宋铁波解释:“通过股份的稀释能够使蛋糕做得更大,可分得的收益依然在增加。我们不仅注入资金,也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一系列合作资源。”
曾庆洪补充道:“20年来,广汽集团一直保持着30%的净利润分配,未来会继续保持稳定的比例。”
2022年,广汽集团汇总口径共实现营业总收入约5146.05亿元,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汇总口径收入过万亿的目标。站在“万亿广汽”的筑基之年,2023年广汽集团挑战汽车产销、产值双双同比增长10%,这意味着销量要达到267.72万辆以上。
“价格战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广汽在预算上做好了应对准备,不主动打消耗性的、有可能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仗,但遇到了也不怕。”冯兴亚坚定表态。
胜者王败者寇,广汽集团有底气,也有格局。曾庆洪认为,车企价格乱战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六B影响下造成库存,呼吁相关部门“适当延长国六B的销售时间,给其他企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