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据澎湃新闻报道,一名毕业于211院校文科专业的男生,发了一段视频,表示他在春招会上发现现场公司给出的平均薪资只有5500元左右,甚至一些名企开出的工资也低到“伤不起”,自己的五份简历一份都没投出去。
对于“211文科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元”一事,网上争议很大。有人认为这纯属个别求职者的问题,不能代表其他人的情况,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当前就业难、薪资低是个客观事实,希望求职者降低预期。
相关视频截图
(相关资料图)
很多年轻人离开校园时,都希望找一份高薪的工作。这个美好的心愿,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也是理应被尊重的。但是,真实的求职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中的工作,由于工作性质和行业的区别,收入差距往往较大。让求职者感到一定的落差,有时也在所难免。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妨多多实习,找准定位,高校也得负起相应的责任,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向社会角色过渡。
首先,求职者不妨努力调整心态和认知。正如澎湃新闻在评论中所言,“一些985、211的毕业生,希望能够获得更高薪资,更快速走上‘成功’,社会对他们也往往寄予更高期待,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市场有市场的规则,人才成长也有人才成长的规律,毕业生不妨调整好求职心态,客观理性面对理想薪酬与现实薪酬的落差。”
也就是说,求职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尤其是一些就业岗位相对较少、求职难度相对较大的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毕业后的诸多挑战。
在舆论场上,也有不少人把争论焦点放在“文科专业”上,似乎“就业难”和“收入低”是文科生的“标配”,一些人认为文科毕业生薪酬低,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5000多元的月薪,对于名校毕业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些低,起码低于很多学生的自我预期。
对此,一些媒体明确指出,不必在文理专业“谁高谁低”上大做文章。承认专业和个体的差异性,理性看待现实,才是合理的。光明网在评论文章中指出:“人们也不用否认,文理也好、行业也罢,求职、薪酬的状况差距是存在的。人才市场和其他市场一样,总会出现波动,这些和文理科的价值无关。人们也不必在此刻以鸡汤来应付这种差距,去安慰‘受伤’的毕业生。市场是中性的,也是‘无情’的,它只用数据说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极目新闻的评论文章,则更具“现实指导性”,认为不必太在意第一份工作的收入,毕竟起点不代表一切,毕业生首份工作收入不高,也实属正常:“凡事要看长远。如果真的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工作,又有足够的能力和专注度,持续付出努力、积累经验,一定会有更好的收获;如果工作本身吸引力不足,没有长远的发展,哪怕一时薪水较高,也很难有可持续性。因为人最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是要来源于自我价值在社会中的实现。”
其实,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从求职者的角度看,明确自己的专业兴趣,找准自己的发展领域,才是最重要的。不少求职者在盲目中找到看起来“还行”的工作,但不是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经过一番纠结和折腾,兜兜转转,还是离开了那份曾经“认可”的工作。相比之下,一些毕业生的薪酬起点看似不高,却选对了“赛道”,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结合了自己的专长与兴趣,最终实现了物质和价值感上的“双丰收”。因此,对于一些网上热议的求职个案,毕业生不必太过困扰,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才是正道。
媒体札记,中青报评论员带您品评一周热点,我们下期再见。